这么热的“三伏天”,究竟从何而来

伏日来源和用犬祭祀的东方西方说均有可取之处,完全可以融汇一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正值挥汗如雨的三伏天气,大家都知道三伏日热,却对三伏日的渊源不甚了了。

对于伏日的渊源,人们普遍认为始于春秋时期。即如《史记·秦本纪》所言,秦德公二年(前676),“初伏,以狗御蛊”,史上首次设立伏日,用狗驱厉鬼、避邪气。在此之前的传世史料中,没有关于伏日的任何记载,如东汉经学家服虔所言,“周时无伏……秦始作之”。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初伏”只是指秦国第一次举行伏日祭祀活动,而不代表中国初次设立伏日。

所以,“伏日”究竟从何而来?

阴阳五行说

“伏日”中“伏”的真义,古今争论纷纷。唐代学者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用古代记载黄历禁忌的《历忌释》一书云“伏者何?金气伏藏之名”,认为伏日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金气潜伏隐藏的日子。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根据五行之气在四季交替中的时间分配,从冬至开始,在农历一年的360天中,木气、火气、土气、金气、水气各占72天。按照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顺序,木气占据甲乙,火气占据丙丁,土气占据戊己,金气占据庚辛,水气占据壬癸。立春是“木代水,水生木”,立夏是“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是“水代金,金生水”,而立秋是“以金代火”。我们今天赞美秋天为金秋,就是因为秋天在五行中的金气属性。由于“金畏于火”,金气惧怕火气,而“庚者,金日也”,所以五行金气在其所占据的庚辛时间段“至庚日必伏”,必然潜藏俯伏。

《历忌释》用五行解释“伏日”看似言之有理,实则似是而非。按照《历忌释》关于四季五行的整体逻辑,春夏秋冬和木火土金水是相生关系,即冬生春“水生木”、春生夏“木生火”、秋生冬“金生水”,但到了金与火这里,本应是火生金的关系,却变成了“金畏于火”故而“伏”。有道是真金不怕火炼,从火中炼出的金并不畏火。

唐初学者颜师古在注解《汉书·郊祀志》时虽然保留了“伏日”与五行金、天干庚的关联解释,同时也认为夏至以后,阴气逐步升起,但是受到阳气的压制阻碍以致无法升腾,只能暂且藏伏,“因名伏日也”。

颜师古将“伏日”之“伏”的主体认定为阴气,认为“伏日”是阴气在阳气中藏伏。而唐朝另一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虽然同样引用了《历忌释》中的记载,但对此并不十分赞同,而是加入了他自己对“伏日”的理解,即“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是人为躲避夏日酷暑而选择“隐伏”。但“伏”字的“隐伏”“藏匿”之意,通常用于冬季而非夏季,故岑仲勉先生认为“伏之得名,非别求解释不可”。

西方拜火教说

明代学者谢肇淛曾提出,伏日是“西戎之俗所名”,出自西方戎族,“三代无之也”。这就提示我们,“别求解释”的方向不在本土华夏,而在中东西亚。

岑仲勉先生通过古音翻译的考证,即“秦之伏日,系与古伊兰(即古伊朗)文同其语原者”,认为伏日是从波斯一带传入秦国的。古波斯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冬季严寒,夏日酷暑,故而演化出“泼寒节”与雨神“水星”神祗崇拜。

古波斯帝国国教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有部宗教经典,名为《阿维斯塔》,俗名《火教经》。经文中记载有一个生活在海中的妖孽提婆,名字为干涸、干燥的意思,是名副其实的旱妖。正是因为有提婆的存在,西亚波斯地区常年干旱。雨神“水星”为拯救百姓,就使用法力从天上云中取水降雨,浇灌地上旱田,滋润百姓心田。

但每当雨神做法取水降雨时,旱妖就出来捣乱。雨神必须得到百姓的祈祷歌颂,才能跃入海中直捣旱妖老巢。双方大战三天三夜,雨神力不能敌,被旱妖击败,一路退回海岸,只能再次向百姓寻求力量支持。百姓拉拉队见状擂鼓助威,有了百姓的支持,雨神顿时力量无穷,再次杀入海中与旱妖搏斗,最终将其击败。

根据岑仲勉先生的考证,“伏”字在先秦时期的古音,出自波斯拜火教旱妖apaos^a发音,而中国古代“伏日”的习俗也与拜火教教义有着不解之缘。

前引《史记·秦本纪》记载“伏日”的习俗是“以狗御蛊”,根据东晋学者许光的解释,“以狗御蛊”的具体做法是“磔狗邑四门”,即在城郭的四门杀狗并分裂其四肢。据张守节《史记正义》,“蛊”是热毒和恶气出来“伤害人”,所以要“磔狗以御之”。“磔”即“禳”之义,即祈求神灵消灾驱邪的祭祀。

狗狗那么可爱,古人为何这么残忍?这是因为在古人的阴阳五行理论中,狗是“阳畜”,在城郭的四门磔狗就是要用狗的阳气以毒攻毒,驱除“热毒气”也。但这种解释似是而非,阴阳五行是相生相克,“阳”“热”属于同一类型,既不能相生,也无法相克。

根据甲骨文献,早在商朝就有用狗祭祀的记载。在中国古代五行理论中,“五畜”与“五行”一一对应。如唐代学者孔颖达为《礼记·月令》做疏解时所言,“鸡为木畜,羊为火畜,牛为土畜,犬为金畜,豕为水畜”。金生水,水克火,所以代表金的狗有压制火热之气的功效。

用五行理论解释伏日“以狗御蛊”习俗,勉强通顺。但据司马贞《史记索隐》,“蛊”除了指热毒恶气,还包括厉鬼,“厉鬼为蛊,将出害人”,所以要杀狗驱除厉鬼。而狗对厉鬼的震慑压制属性来源,还得从拜火教教义中找寻。

按照拜火教理论,人死后会有厉鬼钻入尸身作祟,需举行“见狗”祭祀礼仪驱鬼。拜火教教义中还有类似中国民间信仰中阎罗的神,此神养有两条狗,每天让狗四处嗅探死人,发现死人后则将之驱赶到阴界,以免留在阳间危害活人。岑仲勉先生由此言道,“狗有驱妖之能,伏日用狗,其理由当如此”,即认为伏日杀狗的习俗也来源于拜火教。

根据古音类似和习俗近似两个有力证据,岑仲勉先生断定“伏日”应由西亚波斯地区传入中土。虽然中西的大规模文化交流要等西汉开通丝绸之路后,但早在远古时期就应该已经存在中西交往通道。

在秦德公去世的半个多世纪后,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德公少子穆公将战略拓展重点转向西方,对西戎展开猛烈进攻,于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伐戎王”,灭掉十二个戎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之所以能向西拓展,说明当时的中西通道是畅通的,足以进军运粮。故早年从古伊朗波斯地区传入秦国“伏日”概念习俗,“事属可能”。

东方海洋文化说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是伏日不是来源西方,而是东方。

秦人虽然崛起于西北,但其最初发源于东海。根据傅斯年、郭沫若、范文澜、林剑鸣等学者的考证,以及《清华简》等新发现史料的证实,秦人祖先最早生活在今天山东境内的东海之滨,可能与同样发源于东方的商朝人祖先,属于同一个部落联盟甚至是氏族。

在商汤灭夏的斗争中,秦人祖先全力以赴加入商朝军队,并“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发挥特长为商汤训练战马,凭战功成为殷商大臣。商朝建立后,一部分秦人在西北内陆为商朝防守西部边界,但大部分仍居住在东海之滨。周武王伐纣攻入朝歌时,秦人首领恶来与纣王一同被杀。周成王初年,商纣王之子武庚在东方发动反周叛乱,秦人群起响应,坚决与西周为敌。周公旦东征镇压叛乱后,将秦人强制性地迁徙到西部边境,从此秦人才定居西方。

根据凌纯声先生的考证,可能因为海洋文化的关系,环太平洋地区的原始部落普遍存在用犬祭祀的传统,早年居住在东海地区的秦人应该也不例外。用犬祭祀很可能是秦人早在东海时期的天生自带属性,并非后天从西方引进移植。

笔者认为,伏日来源和用犬祭祀的东方西方说均有可取之处,完全可以融汇一体。秦人在东海时发展出用犬祭祀的习俗,西迁关中后仍保留这一传统。秦国立国后,在与波斯地区的交往过程中吸收了拜火教中的旱妖概念,对拜火教教义中的犬能驱邪观念也感觉相当亲切,故结合自身用犬祭祀传统,最终将东西方文化融为“伏日”概念,随后就有了延续至今的“三伏”之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 严泉泉)

标签: 祭祀 秦人 五行 伏日 拜火教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