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出竞争力 延出附加值|贵州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集群效应融出产业新生态

“上午刚刚接待了客户,敲定产品交付时间。1月份收到800万元订单,比去年翻了一番。”近段时间,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姜盛富十分忙碌,“今年刚开年,公司订单接连不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的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通过招商引资纳入航空产业链和生态圈中的企业之一。

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依托“三线建设”布局,贵州逐渐培育聚集起100多家规模以上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企业,铸就了集飞机整机、航空发动机、机身结构件、机载系统、地面服务等生产配套能力为一体、较为完整的航空配套产业链,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信部1月公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贵阳市白云区航空发动机装备制造业集群、遵义市汇川区精密零部件产业集群位列其中。

打造一流航天高端制造业

前不久,国内首台采用制动原理产生动态扭矩激励的专业计量设备,在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经过两年多的研制,该装置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可为动态扭矩传感器提供准确的动态扭矩参数计量。

国内首台采用制动原理产生动态扭矩激励的专业计量设备

“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进行产品的动态性能测试时,都会用到动态扭矩传感器。想知道传感器的扭矩量值传递是否准确,就需要用到这一装置,它基于制动原理产生动态扭矩,使用的零部件更为成熟。此前,国内并无制动式正弦法动态扭矩校准装置,这次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金冉说。

航天电器的突破不是个例,基于良好的产业基础,贵州在航天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项目上都获得了较大进步。去年底,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首件制造宣布完工,这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

“这次成功研发将助力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该公司总经理葛阳说,企业将立足于国产化新材料研究,广泛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陆续制造出国产化替代产品。

在贵州,类似手握“绝活”的企业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制造的航天装备产品在航空航天用热电池、伺服控制系统、微型电磁继电器等30余个领域填补国内空白。

产业链供应链耦合共生

“‘一体化电液伺服机构技术’‘高动态高功质比电动伺服机构技术’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新型一体化高比功率液压泵、基于异构多核的综合信息处理器、高集成微型伺服机构等主导产品,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实现‘补短板’,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2月10日,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科技发展处处长罗天向记者介绍企业的研发成果。

“公司隶属的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这为航天控制研发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天告诉记者,2023年,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研制产品将达到100余项。针对采购产品品种规格众多,具有“多批次、小批量、需求不连续”等特点,将对供应商进行标准体系评估,开展供应商的选择培育和帮扶支持。

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套核工业机器人

为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围绕伺服系统、惯性系统、机器人、测控装备的品牌建设,统筹开展产业建设布局。通过构建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企业迈向国内一流弹上控制设备高科技企业。

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更关键的是生产关系、专业知识、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链接共生。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系统规划统筹企业、载体、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动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

目前,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公司被认定为贵州省高性能镁合金制备与成型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种材料与成型技术院士工作站。“除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协作之外,链主企业还应发挥自身优势,链接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让本土企业第一时间了解市场需求,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度对接。”该公司工艺部部长黄斌表示,产业链、供求链的深度融合,让集群效应溢出到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企业中,从而实现反哺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

贵州将继续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依托航天十院、贵飞公司、黎阳公司、中航重机等重点企业,巩固提升配套产业优势,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同时,努力补齐航空航天用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及复合材料等短板,将贵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航天等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集群化推动跨越式发展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钛合金板料,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作配套。”姜盛富介绍,在航空产业链中,长之琳公司属于成品零部件供应商,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基于白云区航空航天制造展业配套的完整,企业不出园区就能解决供应需求,节省了不少时间和成本。公司规划的自有生产基地将于今年建成使用。

加快实现“短链”延伸、“断链”连通。白云区围绕中航黎阳航空发动机生态圈,构建发动机等整机产品及核心零部件、精密铸锻件等基础件、精密微特电机和高端齿轮等配件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去年以来,黎阳公司发动机产业生态圈项目签约11家企业,已进驻9家。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生产忙

“白云区发挥航空主机龙头和供应链‘链长’作用,内外兼修完善航空产业链布局,是全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集群的典型案例。”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协会秘书长黎明杰认为,贵州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集群发展应基于基础优势,做好“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这几大文章,进一步提升“链主”及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整合力、供应链的带动力和创新链的溢出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贵州汇川精密元器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精密元器件制造产业”为首位产业,聚集了航天系统、航空系统、长征系统精密元器件等56家制造企业。2022年度,集群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3.56亿元,集群主导产业近三年年均增速达14.13%。

奋力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蓄势腾飞。贵州将做强航空发动机锻铸件龙头,积极支持中航重机加快建设双龙企业总部基地,推动航发精铸贵安新区产业基地投产达产,强化企业前沿研发设计和新工艺新技术能力建设,不断巩固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国际竞争能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实习生 田馥宁

编辑 胡岚

二审 陈发文 胡锐

三审 田旻佳

标签: 航空发动机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